叮当快药三年巨亏34亿AI能否成为翻盘关键

    0

    叮当快药:AI战略能否逆转医药O2O困局?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迅速崛起让医药O2O平台成为资本追逐的热门赛道,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让不少企业深陷盈利困境。作为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叮当健康(旗下运营平台“叮当快药”)的最新财报却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2024年度公司营收同比下滑3.9%,净亏损扩大至3.76亿元,上市三年来累计亏损已达34.35亿元。面对行业的增长放缓与内外部双重挑战,叮当健康试图以AI技术为核心突破点,但这一战略能否扭转局面依旧悬而未决。

    根据叮当健康2024年度财报,公司报告期内营收46.69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核心业务线上直营收入下滑7.2%至32.75亿元,线下零售收入下降3.4%至6.22亿元,其它收入同比减少7%至1.3亿元。尽管业务分销收入增长17.8%,但整体业务呈现出降温趋势。净亏损方面,叮当健康同比扩大66.73%,达到3.7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已超过34亿元,市场信心受到显著冲击,股价也跌至0.62港元。

    业务收入的显著下滑,折射出医药O2O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趋势,同时也暴露了叮当健康在供应链、市场拓展等层面的运营瓶颈。供应链议价权的缺失导致叮当健康在药品采购成本和稀缺药品的获取上逊色于竞争对手,使其在用户体验和竞争力方面蒙受压力。

    从行业外部环境来看,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巨头,以及美团买药、饿了么等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和供应链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京东健康利用成熟的物流体系和广泛的供应商资源,深耕药品配送和价格优势;而美团买药和饿了么则依托其强大的本地配送网络,进一步巩固了“即时履约”的价值主张。在价格、品类丰富度和配送速度三大核心竞争指标上,叮当快药的竞争力开始逐步减弱。

    以28分钟“即时送达”服务为立身之本的叮当快药,曾因其高效的配送能力在市场中广受欢迎,但随着竞争对手的持续追击,这一优势逐步被削弱。更糟糕的是,消费者对药品价格的高度敏感性,使得叮当快药的较高定价成为市场劣势。当品牌难以提供足够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用户的忠诚度便会迅速减弱。

    在应对行业增速放缓及市场份额流失的局面下,叮当健康选择了“AI+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双轮驱动模式,试图通过科技赋能重塑竞争力。公司陆续推出一系列AI技术,例如电子围栏、智能运力调度、叮当沙盘等系统,以优化物流效率和配送流程。此外,叮当健康开发了HealthGPT以及多款医药AI工具,期望通过智能问诊、用药建议等功能改善用户服务,提高运营效率。

    然而,AI战略要转化为实际收益面临不小挑战。一方面,叮当健康的AI技术尚处于初步落地阶段,核心能力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巨头的AI版图相比存在差距;另一方面,AI在医疗场景的应用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规,确保数据隐私与用药安全,这无疑拉长了技术部署与优化周期。此外,用户对新技术的接纳程度以及企业内部的适应速度,也将决定AI战略的成败。

    面对行业巨头的步步紧逼和亏损压力,叮当健康亟需在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实现突破。其当前依赖于与知名制药企业的合作,虽覆盖心血管、糖尿病、抗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原研药,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议价权,难以构建核心差异化优势。同时,高昂的销售推广与履约成本,并未带来有效的市场份额提升,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压力。

    业界普遍认为,医药O2O企业要想在未来存活并发展,需要摆脱对单一领域的过度依赖,通过多业务生态链的建设、供应链协同优化以及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来构筑长效护城河。

    叮当健康的困境,既是医药O2O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缩影,也是传统商业模式面临变革的表现。无论是AI技术的探索,还是业务模型的调整,叮当健康的未来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AI的确为医药O2O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可能性,从优化运营效率到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均有潜在价值。然而,这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万灵药”,而更像是一次漫长的布局。时间将验证,叮当健康是否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从激烈竞争中突围而出,重塑行业格局。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标签。https://www.vctech.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6/2120_100.mp4

    [风投高科网出品] [医药O2O行业竞争] [叮当健康AI战略] [互联网医疗盈利困境] [药品配送与供应链优化] [刘智勇频道] [真机智能] [机器姬智能体] [机器洞察网] [AI之星网] [风投高科网] [猛虎财经网] [硅基科学网] [人形纪元网] [黄金广告位]


    📚 【精品资源】添加关注『风投高科网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获取完整版《刘智勇频道第五卷》


    NO COMMENTS

    1. 京东健康的外部压力,背后折射的是医药行业竞争的加剧,但也说明市场更趋向成熟,我们期待更加健康的生态体系。

    2. AI战略到底能打开怎样的未来,值得期待,不过技术永远是为了人服务的,这才是重点。

    3. AI入局医药O2O,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不只是概念,而是真正落地,造福于人。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