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减持退出星环科技冲刺港股大数据第一股能否突围

    0

    星环科技谋求港股上市,国产大数据企业迎关键转折

    近日,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环科技”)正式宣布拟发行H股并申请赴港交所主板上市,计划在18个月内完成相关流程。这一决定的发布,被视为这家成立十余年的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军企业,迎接全球资本市场挑战、寻求突围的重要一步。

    作为国产大数据领域的第一股,星环科技以高研发投入为立足点,为企业提供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和AI基础软件解决方案。然而,自2018年起,星环科技已累计亏损19亿元,近年来更深陷“高投入、低回报”的财务困境。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星环科技营业收入从1.74亿元增长至3.31亿元,但同期净亏损却进一步扩大至-2.45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下降24.31%,净亏损则高达-3.4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尽管公司营收同比微增2.59%至6436万元,净亏损仍达到8358万元。亏损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研发和营销费用。2024年,其研发费用达到2.27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比例高达61.18%。

    星环科技选择此时赴港上市,意在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多元化融资、提升品牌国际化形象。然而,港股市场素来以估值折价著称,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数据显示,A股市值较高的企业港股折价幅度较小,但中小型公司可能面临高达30%-50%的市值折价。

    与此同时,星环科技还将面临市场竞争的双重夹击。一方面,国际巨头如甲骨文、微软、IBM等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国内华为、阿里等实力雄厚的大厂亦凭借广泛的客户基础和资金优势不断蚕食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腾讯旗下投资实体林芝利创已在2025年5月减持星环科技股份,套现约7116万元。而同期公司资产规模从2020年末的9.5亿元缩减至2024年中期的6.4亿元,应收账款却因业务属性逐年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压力。

    尽管面临资金与市场挑战,星环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依然集中在其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上。公司已形成覆盖数据管理、智能分析到AI应用的完整软件产品矩阵,无涯大模型及Sophon LLMOps平台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政企等核心场景。此外,入选“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也为其构建技术护城河提供了重要背书。

    未来,星环科技将继续加码AI基础设施开发,探索技术优势与商业价值转化的平衡点。其港股上市计划,将进一步吸引海外资本、扩展国际市场版图。如果能抓住AI技术基础设施爆发的窗口期,技术势能有望转化为规模化的商业回报。

    星环科技连续七年的亏损无疑令资本市场对其前景生疑,但其高研发投入、技术矩阵的稳步构建以及在大模型等领域的持续发力,均展示出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潜力。此次赴港上市,既是为缓解资金压力的务实之举,也是加速全球化征程的重要契机。在资本市场的双刃剑之下,星环科技能否实现技术优势的破局与商业化的腾飞,还需未来市场表现来检验。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标签。https://www.vctech.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7/2209_100.mp4

    [风投高科网出品] [国际巨头与国产科技竞争] [星环科技核心技术与大模型发展] [星环科技赴港上市计划分析] [国产大数据企业亏损与融资挑战] [刘智勇频道] [真机智能] [机器姬智能体] [机器洞察网] [AI之星网] [风投高科网] [猛虎财经网] [硅基科学网] [人形纪元网] [黄金广告位]


    📚 【精品资源】添加关注『风投高科网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获取完整版《刘智勇频道第五卷》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