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4, 2025

上海车企争抢国产芯片需求爆发引热潮

必读文章
白清扬
白清扬https://www.vctech.news
量子计算的“脑洞担当”,擅长用故事讲述技术突破,带你探索资本市场的“量子跃迁”。

Image 0

编辑:李逸风

2025年上海车展上,国产车规芯片的迅速崛起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现象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突破的缩影。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风向标,今年的上海车展不仅展出新款车型,国产芯片展台更成为焦点。一些曾经作为“备选项”的国产芯片,如佰维存储的车规级eMMC解决方案、黑芝麻智能的华山A2000芯片家族等,正逐步从备选走向必选,订单和合作意向纷至沓来。

Image 1

随着全球芯片市场仍由国际厂商主导,欧美巨头英飞凌、恩智浦等依然占据逾50%的份额,国产车规芯片却以令人瞩目的成果冲击市场。在比亚迪中国畅销车海豹中,所有功率半导体均来自中国供应商。中国汽车芯片联盟的最新白名单已涵盖超过2000个应用案例,衔接国内车企需求。

佰维存储的车规芯片出货连续位居国内前列,并在今年展示了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全场景的存储解决方案,从eMMC到BGA SSD,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赋能高效可靠性。此外,芯擎科技的龙鹰一号累计出货量已突破百万级,瑞芯微的RK3588M芯片在短短两年内出货量翻数倍,从10万颗增长至70万颗。国产芯片厂商逐渐攻克技术验证和市场信任问题,赢得车企合作信任,成为产业链的重要连接者。

车规芯片的高度复杂性使得开发周期长、导入难度高。然而,中国芯片企业通过供应链布局垂直整合优势,正在缩短研发周期,加快投产速度。例如佰维存储依托自主研发、封测和制造能力,将车规芯片开发周期从12个月压缩到与车厂开发节奏同步,从需求分析到量产实现高效配合。黑芝麻智能与英特尔计划推出舱驾结合平台设计,芯驰科技的X10 AI座舱芯片也在加速量产。这种密切协作与高效开发模式,为满足国内外车企的技术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产芯片企业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不同发展路径,既有如佰维存储通过垂直布局建子品牌专攻车规芯片,也有瑞芯微等企业通过通用芯片实现跨领域扩展。政策支持与供应链的不稳定性进一步推动客户对国产芯片的偏好。在全球供应链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企业依靠独立封测与自主研发,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这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也提高了客户订单的交付效率。

Image 2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国产芯片企业仍处于亏损阶段,高投入与较低市场规模形成压力。部分厂商通过其他产品板块营收支持汽车芯片业务持续成长,专注汽车芯片的企业则依赖资本力量,将融资和重大订单转化为研发资金。正是这一艰难的平衡,使国产车规芯片能够在激烈竞争中找到突破方向,逐步占据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Image 3

本届车展上,国产芯片的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单一功能的突破,更体现在面向未来架构与设计的探索。佰维存储总经理彭鹏指出,国产芯片已经告别了单纯替代的阶段,转向与研发能力强的车企客户联合定义未来产品。这一转变将催生更多原创技术,推动产业链从依赖进口到引领创新的质变。

国产芯片的快速崛起是技术积累、供应链重构与市场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球汽车智能化大潮下,中国芯片企业已不再局限于取代国外方案,而是以创新应对挑战,在竞争与合作中逐步走向全球市场中心。上海车展为中国汽车芯片的技术突破与产业未来提供了深刻启示,国产车规芯片的崛起必将重新定义全球汽车产业的技术生态。

Image 100


[风投高科网出品] [国产车规芯片崛起] [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创新] [汽车智能化与国产芯片技术突破] [国产功率半导体市场竞争力] [刘智勇频道] [真机智能] [机器姬智能体] [机器洞察网] [AI之星网] [风投高科网] [猛虎财经网] [硅基科学网] [白金广告位] [黄金广告位] [黑金广告位]


📚 更多资源分享:刘智勇频道第四卷

💾 百度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FcvND80IXSO_GHlsI1R0w?pwd=qwer

🔑 提取码: qwer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最新新闻

阿里巴巴发布中国首款混合推理AI模型Qwen3

“未来的智慧,不仅在于技术的突破,更在于开放的胸怀;唯有兼容并蓄,才能在全球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