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8, 2025

中国疫苗研发进入新阶段

必读文章
唐依然
唐依然https://www.vctech.news
生物科技的观察家,喜欢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出发,挖掘那些让投资人“心跳加速”的融资故事。

Image 0

编辑:李逸风

首次发布平台:风投高科网(www.VCtech.news)

中国疫苗产业的信心重建:迈入变革新周期

后疫情时代,中国疫苗行业经历了一场严峻的寒冬。从2021年的高点起,中国疫苗企业股价连续下跌近四年,市值蒸发接近九成。一次次戴维斯双杀虽使市场对疫苗行业信心跌至冰点,但在表象之下,疫苗产业的需求端正悄然发生重大改革。如今,供需格局逐步调整,疫苗行业迎来了迈入新周期的契机。

Image 1

疫苗产业的本质是一门以供需平衡为核心的生意,而这一平衡在2024年被彻底打破。疾控中心作为中国疫苗最大的采购方,近年来逐步从传统库存模式转向“零库存”的纯销模式。过去,疾控中心的压货模式为疫苗企业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支撑,但“零库存”采销动态平衡政策的出台,却引发了疫苗企业的去库存难题。这一政策变化直接导致疫苗公司短期收入锐减,许多企业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以缓解库存压力,甚至出现了“奶茶价疫苗”现象。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短暂的供需失衡并未改变市场的真实需求。随着疫苗去库存步入尾声,行业紧需求状况有所缓解,但新的周期中对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流感疫苗等竞争激烈的品类可能需要重新定价,而竞争者稀少的差异化产品如9价HPV疫苗则有望迎来价格优势的兑现。

疫苗需求端的调整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还推动了市场的分化。其影响虽尚未完全消散,但至暗时刻已经过去,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正在释放。

需求端变革为国产疫苗的爬坡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长期以来,中国疫苗企业在部分高附加值领域未能与海外公司抗衡,但趋势正在改变。以智飞生物为例,公司通过代理默沙东的HPV疫苗,在过去十余年中占据了国内该领域的高市场份额。然而,需求端库存调整暴露了代理模式的短板——代理企业往往不得不承担外企产品库存积压的风险,这降低了代理的市场竞争力。

相比之下,同样专注于HPV疫苗的万泰生物则通过自主研发填补了国产九价HPV疫苗的空白,并为五价轮状疫苗等高潜力产品的国产替代铺平了道路。这类高价值疫苗研发能力的崛起,使中国疫苗企业有机会聚焦差异化竞争,从而拓宽市场空间,缓解内卷压力。

Image 2

当国内竞争日益加剧时,出海成为疫苗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近年来,中国疫苗企业逐步开辟拉丁美洲、东南亚和非洲市场,以附加值较高的品类为主导,如13价肺炎疫苗和二价HPV疫苗等。截至2024年,沃森生物和万泰生物已分别实现5.7亿元和2.16亿元的海外营收,这些探索充分展现了中国疫苗企业的国际化潜力。

然而,疫苗行业的国际化并非仅仅依赖低价策略,而更依赖于品牌的信任与本地化合作。以成大生物为例,其狂犬疫苗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和早期布局,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未来,中国疫苗企业亟需突破品牌壁垒,与当地政府和重要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关系,以实现技术本地化和市场深耕。

全球市场中,中国疫苗企业仍处于信任建设的初期阶段。但国际化拓展不仅为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疫苗企业提供了跳脱国内激烈竞争的重要出口。

尽管疫苗行业目前仍面临库存压力、经营挑战和国际信任问题,但无论从国内需求端的变革还是国际化布局的潜力来看,疫苗产业的长期向好趋势已然初露端倪。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都有理由怀揣更多信心。

Image 3

站在疫苗新周期的起点,市场情绪已经开始逐步回暖。对于企业而言,如何适应需求端改革、加速国产替代、深耕国际市场,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当价值的钟摆已经摆动至极度悲观的一端,修复向上的空间正酝酿着新的可能性。

中国疫苗产业的未来充满挑战,但同时也蕴含无限机遇。唯有在变革中适应、在布局中创新,才能在疫苗行业的新周期中书写新的篇章。是时候对疫苗产业多一份信心了。

Image 100


[风投高科网出品] [国产九价HPV疫苗研发] [中国疫苗国际化布局] [疫苗行业供需改革趋势] [疫苗产业市场空间拓展] [刘智勇频道] [真机智能] [机器姬智能体] [机器洞察网] [AI之星网] [风投高科网] [猛虎财经网] [硅基科学网] [人形纪元网] [黄金广告位]


📚 【精品资源】添加关注『风投高科网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获取完整版《刘智勇频道第五卷》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最新新闻

黄仁勋访华引热议芯片巨头市值飙涨万亿

"在科技与市场的交错中,势力的平衡虽难掌控,但永远无法忽视中国这颗驱动创新的心脏。" —— 黄仁勋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