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RISC-V峰会彰显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
2025年7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RISC-V峰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这场峰会展现了全球RISC-V技术飞速发展的最新动态,聚焦三大显著变化,并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
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区域,上海凭借技术领先与产业完整性的优势,继续推动着RISC-V生态的发展。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39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5%,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领袖。早在2018年,上海便成立了中国RISC-V产业联盟,并在2024年设立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通过多产业联动持续强化支持,推动技术走向成熟。
本次峰会揭示了RISC-V的三大重要变化,从被学术领域采用逐渐走向产业化,并在国际化和高性能领域取得突破。
首先,国际化进程显著加速。全球科技巨头英伟达、高通和新思科技纷纷投入RISC-V研发与应用。在英伟达的推动下,2024年基于RISC-V架构的GPU出货量已突破10亿颗,并宣布将CUDA生态广泛移植到RISC-V平台。在高性能领域,美国Tenstorrent公司由芯片大神Jim Keller执掌,率先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CPU,带来的整数性能测试令人瞩目;高通则聚焦将RISC-V成功应用至更广领域,为嵌入式解决方案带来全新可能。
其次,RISC-V逐步从嵌入式领域迈向更广泛的计算领域。到2030年,预计可穿戴设备领域RISC-V芯片的市场占比可达29%,消费电子占比达到36%。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成本与技术成熟度的协同发展,也体现了RISC-V在AI加速器、大模型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巨大潜力。RISC-V开放的指令集架构使其能高效发挥创新优势,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芯片成本,同时提升灵活性。
最后,RISC-V企业的盈利能力开始显现。中国企业如奕斯伟计算、沁恒微电子等纷纷迈向IPO,展现了技术转化与产业落地的初步成效。沁恒微电子通过RISC-V路线实现差异化竞争,其芯片上市以来持续盈利,2024年营收高达9.43亿元,净利润占比达到24.92%。同时,芯来科技、芯原股份等在汽车、AI应用领域逐步崭露头角,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RISC-V生态解决方案。
近年来,国内RISC-V技术生态呈现百花齐放、多点突破的局面。根据Omida数据,2024年中国贡献了全球一半的RISC-V芯片出货量,并在消费物联网、通用控制与高性能计算领域加速布局。例如,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已推出高性能处理器“香山”,性能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同时具备安全性能上的创新突破;阿里达摩院玄铁团队则聚焦服务器与AI场景,倡导RISC-V在数据中心市场的更广覆盖。
此外,更低制造成本的先进工艺节点选择,进一步凸显了RISC-V的灵活性与市场适应性。而中国RISC-V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精准聚焦市场需求变化与持续升级,是技术落地的关键。奕斯伟计算的RISAA平台正是行业突破的典型案例,通过垂直场景驱动为用户设计最具差异化价值的产品,已助力50余款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峰会中提出,中国RISC-V发展需从三个方面努力:深化协同构建生态、加速转化扩大应用规模以及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开放性和可定制化是RISC-V的核心优势,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原位替代市场的现有架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认为,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是RISC-V的全球化发展路径的关键。
2025年,中国RISC-V生态正在迈向稳健的产业化新阶段,一场关于开放、技术创新与全球协作的变革浪潮已悄然开启。上海这一中国芯片产业的核心阵地,将继续以引领姿态,赋能全球RISC-V技术与产业的持续突破,为实现更伟大的2025贡献中国力量。
[风投高科网出品] [RISC-V生态发展] [中国芯片产业创新] [开放指令集架构优势] [RISC-V技术国际化] [刘智勇频道] [真机智能] [机器姬智能体] [机器洞察网] [AI之星网] [风投高科网] [猛虎财经网] [硅基科学网] [人形纪元网] [黄金广告位]
📚 【精品资源】添加关注『风投高科网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获取完整版《刘智勇频道第五卷》
集成电路的核心力量,就是中国自主的脊梁,未来可期,奋发向上!
技术革新加速,中国制造降本增效,有朝一日中国芯将闪耀全球!